二月選讀|讀不懂《人間失格》的人,都是幸運的人

Ien Lin
Mar 8, 2021

--

對於喜歡日本文學的我來說,《人間失格》是一本耳聞已久,卻不知道內容且一直沒有機會拜讀的書。大家用「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形容太宰治的一生已經聽到膩,在做了一些功課,終於理解到《人間失格》是一本極其悲劇的太宰治半自傳作品後,暗自打算等以後準備好、時機恰當時再讀。不過就在某個心情好的週六,和朋友走進二手書店,就找了這本書出來,下定決心要來把它讀完。

《人間失格》,木馬文化出版

然而在閱讀的過程中一直非常抗拒,可能是因為帶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認為這本書裡頭很多想法都很可怕,而我又是一個情緒容易被影響的人,很怕會從書中帶出不不好的想法。不好的想法不是說會跟著去死或自殺這類的,是看事情的角度,我害怕我目前看待世界的正面想法會因此而動搖,或想事情會從另一面不好的角度解讀等等。還有我也不想要心情變差,二月剛開學是充滿期待的月份,要好好生活才行。

抱著以上的念頭,一剛開始我常常帶的不安的情緒打開書本(真的就是這麼誇張),比起放棄我更想看看這本書到底講些什麼東西,以及我能不能戰勝它。先講結論好了,其實我在看到一半之後,之前的那些懼怕感都消失了,反而帶著想知道主角大庭葉藏這樣荒謬的人生會怎麼進行的興味閱讀著。為什麼不再害怕了?因為我根本無法理解他的想法呀!

換言之,我對人類的行為,至今仍是無法理解。我與世人的幸福觀似乎大相徑庭,這份不安甚至令我夜夜輾轉難眠、暗自呻吟,幾近發狂。我到底算不算幸福呢?從小人們就常說我幸福,但我總覺得自己置身地獄,反而是那些說我幸福的人,過著安樂的生活,遠非我所能比擬。—— 《人間失格》

我發現我無法理解大庭葉藏的想法,如同他也無法理解人們為何要吃飯?他認為「人不吃飯就會死」是可怕的恐嚇、迷信。又如面對家人的批評,大庭葉藏的感受「如同閃電霹靂一般強烈」,他深信這是某種真理,以至於只能默默接受,而內心因此感受到狂亂的恐懼。類似這樣的想法,我原以為會因此而改變一些我看待事物的方式,但半本書看下來,我發現無論我怎麼去試,我始終無法穿進他的鞋子裡用這樣的方式去思考。所以故事內容對我來說變得很荒誕,對於接下來發展摸不著頭緒,反倒別有風趣,也不再害怕被其影響了。

缺點是讀完整本書,我終究無法理解太宰治想表達什麼。除了剛剛提到的裡頭許多想法我無法認同以外,其中描述事情的發生用詞太過於隱晦,讓我要花更多心思去確認事情的發生是不是我想的那樣,也讓故事的連貫性感覺像是缺了一角。不知道是不是翻譯的問題,或是我無法對上太宰治的頻率(又或是我太笨),讓讀完後的我挺茫然的。這樣的情緒滿糟的,我不喜歡讀了書卻又沒讀懂的感覺,因此我看了很多書評、讀後感,希望能從他人的解釋中找出太宰治到底想說什麼。然而卻徒勞無功,在看完大家的文章以後還是沒有獲得解答。

隨後我在IG上發了一篇限時,說我看不懂《人間失格》是不是太笨,這時候獲得了朋友這樣的回覆:

這時我才豁然開朗:看不懂才是好事吧!代表著我的精神狀態「正常」,看世界的方式也是符合當前社會所期許的,像是只有精神病才懂精神病一樣,我不懂太宰治,也希望我輩子都不要懂。不過透過這本書可以看到人類的另一種思維模式,以及對我們既定的生活觀念有所質疑,也未必是壞事

書中我很喜歡的一段是大庭葉藏和朋友堀木在頂樓喝酒時玩遊戲,有「喜劇詞、悲劇詞」遊戲以及「反義詞」遊戲。前者規則是提出一個單詞,其他人要想出是出現在喜劇還是悲劇中,例如「香菸」是悲劇,「漫畫家」也是悲劇。後者的遊戲規則是一個人提出一個詞彙,另一個人要想出它的反義詞,像是「黑」的反義語是「白」等等。大庭葉藏和堀木的答案都非常有哲理性,也很耐人尋味,他們說「花」的反義語要是最不像花的東西,那麼應該就是「女人」。那麼「罪」的反義語呢?是「法律」嗎?我認為是「原諒」吧。大家的答案或許都不一樣,真的可以從這個遊戲中看出一個人內心是怎麼解讀這個世界的呢。

至於《人間失格》到底是不是太宰治的自傳作品,我對於這位文豪不甚熟悉,然而在看過他的維基百科後再連結到這本書,覺得或多或少還是有真實的成分在吧。用小說的角度看這本書會覺得有趣,但想到現實生活中真有人抱著這樣的想法在生活,就會立刻從喜劇化成悲劇。這樣做人太累了,也真是辛苦了。

--

--

Ien Lin
Ien Lin

Written by Ien Lin

some beautiful moments on the road. check out @ienstagram_ for more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