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了。晚餐吃了啾底從台灣帶回來的無老鍋湯底,剛剛洗了個熱水澡,現在窩在被窩裡提筆寫下這篇文章。今天倫敦 6 度,前幾天視訊爸爸在 19 度的台北跟我炫耀蓋著台幣 8000 塊冰島羊絨製的毯子,而我在暖氣壞掉的房間裡蓋著 primark 台幣 480 的毯子。沒關係,這很倫敦,且台北的家理應比較溫暖。
距離上篇 #快樂的倫 更新近一年多,現在的我還待在倫敦,但生活和日常卻有了非常大的變動。大家在這個城市裡似乎都知道自己要什麼卻又不知道要什麼,但在喘不過氣的時候我時刻提醒自己:混亂是因為我們有選擇。
首先是家。我和啾底從 w1t5ea 那個老舊卻地理位置絕佳的小公寓搬了出來,現在和 tim 跟宇珊四個人一起住。雖然號稱在 Kings Cross 車站附近,但實則要走個十來分鐘,好在周圍社區可愛,走起路來反而輕鬆。值得開心的是我們家終於有了客廳!去年一整年在房間和廚房待滿了整個春夏秋冬,今年換房子的唯一願望就是客廳。我們的客廳是可愛的客廳,有兩張沙發、一張木製圓桌,和半開放式廚房。不過現在室友和我作息不同,不是每天都能見上一面,也還沒有機會邀請大家來作客。偶爾還是會懷念那個每天都有新房客的日子,希望適應新生活後新家也能越來越有人味一點。
再來是學業和工作。今天正好 UCL 成績單寄發,收信時意料之內沒有拿到 distinction,但還是難免失落。學校畢業後我在市區的連鎖啤酒吧打工,時薪 11.95 鎊,溫飽還過得去,只是能否多買一點自己喜歡的東西還是要靠客人的小費抖內。最近店裡人事大異動,來了新店長和副店長,我還在摸熟和他們相處的模式。跟我最好的依舊是來自立陶宛的女同事,澳洲 gay 同事最近跑去和副店長打小報告說我上班遲到(三分鐘),難怪在同事間很不討喜,還好他要離開了。雖然我不改本性依舊時常抱怨上班,但跟做銷售和花藝的室友們比起來應當惜福感恩,因為有了新 manager 們加入所以沒有再出現人手不足的現象,反而還常抱怨上班沒客人太無聊。不過 pub 做起來也就那樣每天拉啤酒,習慣了 routine 似乎就學不到新東西,近期唯一新知識是用蜂蜜釀的酒叫 mead,甜甜的很好喝。
酒吧傍晚上班到半夜的生活模式我很喜歡也很適應,這樣至少還能看到倫敦僅剩不到幾個小時的太陽,也還能在週間投履歷、出門晃晃,倒是晚上也不知道能幹嘛,還不如用這時間賺錢。最近的日常是起床、收拒信、喝咖啡、洗衣服、吃午餐、無止境的投履歷、洗澡、出門趕公車上班、回家睡覺。其實主要要留下來還是希望能找份和專業相關的工作,才能在未來把這兩年留在英國的經歷填在履歷上面,不過問題就是我實在不知道要做什麼。我喜歡電影,但在這個領域裡面我還沒有找到適合的職位,也不知道該怎麼踏進這裡的電影界。我最想做的還是文字相關的工作,但是英文終究不是我的母語,論寫怎麼寫得過英國人?想來想去到頭來還是所有工作都投看看,哪裡有回音就往哪裡去。我以「現在還年輕」來當成什麼都能試試的藉口,反正做什麼工作對我來說都是一種收穫,希望事實真的是這樣。每天接這些雪片般捎來的拒信已麻木,但每天起床依舊乖乖地打開 Linkedin 看看有哪些新的職缺,就算年薪只有 24000 鎊還是認份的把履歷遞出。目前的好消息是終於收到一家大公關公司和夢想企業 BBC 的第一關回覆,不過 BBC 是 apprenticeship program,認真做功課後才發現英國法律規定 apprenticeship 要待在歐洲三年以上才能申請,所以到頭來終究是夢一場。
至於工作和工作以外的生活,就是抓緊時間多看看美術館、逛逛倫敦各個小區,或上餐廳和朋友們吃飯。去年認識的朋友大都回了台灣,現在是和新朋友們一起玩。而旅行的部分我還是秉持著每個月出遊的原則,十一月去了蘇格蘭看高地牛,十二月要到柏林開開眼界,說好聽是生活再苦還是要懂得滋潤自己,事實其實是裡離開倫敦出去玩反而省錢。老實說歐洲主要城市景點都去了一遍,現在比較想要到更陌生的地方看看,但來日方長,只要待在年假有 28 天的歐洲,去世界哪裡就都還有時間。
最後是未來。關於未來還不確定要怎麼寫,畢竟在這邊要不要回去的想法每天都在變。十月剛從台灣休息回英國時我是抱持著一月就回台灣找工作的打算,但在蘇格蘭高地時我望著一望無際的大山大湖,心裡感嘆「世界這麼漂亮我為什麼要回台灣?」不過台灣終究是家,而我真的很想家。在蘇格蘭我掉了從小陪伴我睡覺的貓緊(毛巾),我忍了幾天忍不住還是打給姥姥,姥姥先是笑了一分鐘,然後跟我說她做一條給我。過沒兩天姨傳了姥姥的成品,真的還原了貓緊的樣子。我的貓緊必須要是毛巾兩頭做成鬚鬚沒有收邊,姨說姥姥是一根根慢慢把收了邊的毛巾用針挑成鬚鬚給我。林媛恩上禮拜倫敦找我時留了小字條,她說她也很想家,而我是離家最近的選項。出國久居我覺得最不捨的就是離開家,短時間看還好,但拉長遠來看,畢竟也不知道未來還能陪家人多久,「父母在,不遠遊」這句話還是有它的意義。只能說現在很幸運的家人身體都健朗,我能無牽無掛的在國外闖蕩,是福氣也是難得的機會,該好好把握。
眼看簽證慢慢到期,現在就像站在看不到結局的十字路口兩端賭著是留是走 —— 不知道為何而留,卻又不甘心走。剛剛滑限時看到朋友送她朋友離開英國的限時動態,上面打著:London will miss you。不知道哪天我真的走了,倫敦會不會也會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