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玉山|一生絕對要一次但也只要一次就好的東亞最高峰(行前篇)

Ien Lin
Sep 10, 2020

--

沒想到我也攻頂成功了,玉山,全東北亞最高峰,海拔標高3952公尺。
來分享一下非常非常菜的新手初次登山的心路歷程以及該注意的事情,如果說你跟我一樣是一個完全沒爬過山的人,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會有幫助!

前言

先說說為什麼會爬玉山好了。起因是學期間在開會要想一個「跨出舒適圈的企劃」,突然有組員提議爬玉山,我們都把它當成一個玩笑話在看待,一方面是覺得太瞎了吧,另一方面也想說反正排雲根本就抽不到,所以大家都嘻嘻笑的附和。不過內心深處還是有那麼一點想登頂的欲望,畢竟玉山,是台灣第一高山欸。身為台灣人,這一輩子一定要上去一次才行!可能大家都有跟我同樣的想法吧,大腦覺得很瞎,但心裡還是覺得好像不是做不到。我們的組員很盡責,找了嚮導,也幫忙抽籤。大家都說排雲山莊一位難求,結果我們抽了兩個月,竟然在暑假的尾聲被我們給抽到了!可能是上天就是要給我們挑戰吧。既然都已經中籤了,那就沒有退路,玉山let’s go!

爬玉山之前要先知道的事

玉山小知識:
標高3652公尺,是台灣第一高峰,更是東北亞最高峰。日治時期日本人稱它為新高山,因為比富士山還高。玉山的步道修護的非常完善,走起來其實不難。一般來說大家都會選擇兩天一夜,不過前提是要抽到排雲山莊(共有116個床位),如果真的抽不到或想要挑戰也可以單攻(當天來回),這樣通常是從凌晨3點一路爬到晚上8點結束。

路線:
塔塔加登山口 > 1.7k 孟祿亭 > 5.5k白木林休息涼亭 > 6.7k大峭壁 > 8.5k排雲山莊 > 風口 > 10.9k 玉山主峰
第一天到排雲 10:00~17:30
第二天從排雲攻頂 3:00~6:00 下山回排雲7:00~9:50 下山10:30~16:30

高山症:超過3000m就可能會有高山症,有分急性和慢性。我遇到的症狀是頭暈、心跳加快、失眠、噁心想吐等。多休息、習慣山上後會稍稍好一些,可以吃丹木斯和威爾鋼緩解,但副作用是會手麻腳麻。

出發前的準備:
我是一個超級不愛走路的人,我近期會上健身房,但是非常不擅長慢跑或是走路這種需要肺活量的運動,這也是嚮導建議我們可以加錢的地方。嚮導也特別強調前一晚睡眠必須充足,隔天才有力氣走長遠的路。

嚮導、費用

我們問了我們之前有爬過玉山的同學,她推薦了嚮導David哥。基本上只要把一些保險的基本資料給他,並告訴他可以的日期,他就會全權幫你處理好,包含排雲的籤也是他幫忙抽的。其實爬玉山不一定要嚮導,但是基於大家都還是新手,還是請個專業的人陪在旁邊比較安心。

中籤了之後我們一人給David哥$4900,但他說費用會依照團員人數有所更動(我們五個人)。這些錢包含:排雲山莊一晚床位$450、睡袋、第一天晚餐、第二天早餐、早午餐(以上四項特價$840)以及往返台北嘉義的車錢(David開車載),不包含的錢:第一天午餐(自己買東西在路上吃)、停車場到登山口的接駁車$200(來回)、前一天的住宿$750

排雲山莊上面的訂餐還有睡袋等都是可以依自己的需求選擇的!詳細的價目可以參考下圖:

還有,因為我們都是從北部下去,想要前一天在南投住一晚,所以David幫我們安排了一個山莊:Umas兀瑪斯農莊。另外有通鋪或其他的住宿可以選擇,但是我們想說前一晚睡好一點(很重要!),所以我們選擇了三人一間,有床,一個人$750含早餐。這間很推!住起來很舒服,早餐很好吃!

David給我們的住宿選擇

這兩天下來,我們都很喜歡David哥!登山並不是David的主業,他平常有正職的工作,爬山帶團只是他的興趣和副業,所以有時候要看一下他的行程來安排。雖然玉山的路線真的並不難,但是有David陪在旁邊真的安心許多,一切繁瑣的手續也變得更簡單了。在我落後隊友很多的時候,也都是David陪我殿後陪我聊天,總之真的很喜歡他!如果要爬百岳都可以找他!

David cateplaces@gmail.com

裝備

出發前David哥把需要的裝備都詳細的列在行程表上了,我先分享我自己帶了什麼東西:
● 39公升登山背包 (含防水套) — 我是用租的(台北公館森林$250),一定要背下面有扣環的,這樣可以把重量綁在腰上,會輕鬆很多!因爲我們租了睡袋,所以東西其實不用背很多,差不多30多公升的背包就好,不然會增加負擔。
● 登山杖、護膝 — 我只有帶一支,也有朋友完全沒帶(用不習慣)。我沒有帶護膝,但是朋友穿了覺得非常值得。
● 頭燈(和備用電池) — 非常重要!日出前上山會完全沒有光,要靠頭燈來照明。
● 丹木斯 — 高山症的藥。我前一晚吃半顆,第一天晚上在排雲吃了半顆,第二天早上起床又吃了半顆。吃的劑量出發前要詢問醫生,不然像我一樣亂吃還是有高山症。
● 雨具 — 怕過程中會下雨,所以要帶雨衣、雨褲和穿防水的鞋子我只有帶雨褲而已,上半身就用gore-tex撐著。
● 冬衣 — 山上絕對會比山下冷,我登頂的時候是穿一件發熱衣、輕薄型羽絨外套、gore-tex風衣,下身是瑜珈庫、愛迪達棉褲。當時的天氣是2–3度,我覺得這樣就很夠了。毛帽、手套等我都沒帶,大家可以自己衡量一下是否需要。
● 棉T — 我帶一件第二天換的
● 運動毛巾 — 掛在身上擦汗
● 登山帽 — 讓我看起來很專業
● 內衣褲、牙刷 — 山上不能洗澡,我只有前一晚住宿換。山上也不能用牙刷或肥皂那些,因為廢水排不出去!
● 塑膠袋 — 自己的垃圾自己背下山!建議多帶幾個以防突然要裝什麼東西。
● 相機 — 因為我們要拍東西,所以我帶了gopro、canon相機、底片相機,超瘋。
● 手機、行動電源 — 山上有些點可以收訊,排雲和頂峰也都可以。建議在行進的過程中開飛航模式比較省電,而行充也要充飽電,手機有多重要不用我說吧。
● 錢、身分證、入園通知書 — 如果要搭接駁車的話要記得帶來回共$200的車錢。入園時需要身分證以核對身份,入園通知書也要一併給管理員看(David幫我們印好收著)。
● 個人衛生用品、藥品 — 衛生紙、濕紙巾、 藥品等等,我很慘還背了衛生棉。
● 第一天午餐、食物 — 第一天的午餐會在登山的路上吃,所以要自己背上去。我帶了三明治、麵包還有很多餅乾糖果,我超怕肚子餓沒力氣走。
● 水 — 我帶了一瓶水和一瓶寶礦力,都是寶特瓶,這樣比較輕。只要帶這樣就好,因為到了排雲會有熱水可以喝。

登山時穿著的部分,我就穿了一件棉T加瑜珈褲,腳穿厚襪子和媽媽的登山鞋。第二天下山時我有換另一件棉T,瑜珈褲還是穿一樣的。在這邊我要特別說,鞋子無論如何請穿自己的!我穿我媽的鞋子腳痛到瘋掉,因為太小會頂到指頭,尤其下坡更是煎熬。最後我直接換成別人的藍白拖,穿它走5k下山,健步如飛。如果自己沒有登山鞋,那寧可穿一雙好走的球鞋(注意防水),也不要硬是穿別人的登山鞋,會很慘。

我穿這樣

--

--

Ien Lin
Ien Lin

Written by Ien Lin

some beautiful moments on the road. check out @ienstagram_ for more

No responses yet